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后理论时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形态——评布鲁姆的新作《记忆附身》    

A Review of Harold Bloom’s Possessed by Memory:The Inward Light of Critic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翟乃海[1]

Zhai Naihai(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Research Center for Foreign Literature and Culture,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Province,China)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358

出  处:《外国文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哈罗德·布鲁姆与犹太释经传统关系研究”(14CWW001);山东省社科外语专项(19CWZJ41)。

年  份:2020

期  号:5

起止页码:183-1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记忆附身》是哈罗德·布鲁姆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最近三十年文学批评实践的一次集中展示。在该书中,他发现《希伯来圣经》、莎士比亚戏剧、英美浪漫主义诗歌等多种文本之间存在着共性,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观念。这一文学批评模式以"声音""寂静""视自我为他者""崇高"等为核心观念,主张文学的神秘性、情感性和超越性,其最终目的是传扬自我在文学中的作用。布鲁姆的这部新著突破了他早期带有解构主义色彩的"影响—误读"理论。在当下的"后理论时代",他重申文学中的情感、想象、超越性、崇高性,表面上看是抱残守缺,但实际上呼应了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重返人文主义和寻回文学价值的潮流。

关 键 词:布鲁姆 《记忆附身》  后理论时代 人文主义 崇高 自我  

分 类 号:I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