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8-2019年湖北省蚊虫监测及气候因素分析    

Surveillance of mosquitoes and the analysis of climate factors in Hubei province,2018-2019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魏勇[1] 韦远欢[2] 陈钰蓝[1] 胡珂[1] 郑学礼[1]

WEI-Yong;WEI Yuan-huan;CHEN Yu-lan;HU Ke;ZHENG Xue-li(Department of Pathogen Biology,School of Public Health,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515,China)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广东广州510515 [2]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临床营养科,广东深圳518052

出  处:《现代预防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3001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A030313625);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4020084)。

年  份:2020

卷  号:47

期  号:19

起止页码:3490-34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IC、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2018-2019年湖北省不同生境成蚊密度、蚊虫种类和季节消长规律,为当地蚊虫和蚊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8-2019年湖北省17个市(州)的蚊虫和气象监测数据,分析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牛棚、猪圈和养殖场7种不同生境的蚊种构成,分析蚊虫密度,种群结构和季节消长规律,以及蚊虫密度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018-2019年湖北省17个市(州)的蚊虫监测点共捕获蚊虫69274只,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5.30%;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及其他蚊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16.08%、14.96%、1.43%、2.22%。不同生境的蚊虫种类构成比有所不同,但致倦库蚊仍为7种不同生境的优势种,各生境中的蚊虫总密度在5、6、7、8月份维持在全年中相对较高水平。2018-2019年每月份的蚊虫总密度与平均温度和平均降雨量呈季节性增减趋势,每月蚊虫总密度(Y)与当月平均温度(X1,r=0.661,P=0.01)和上个月平均降雨量(X2,r=0.868,P<0.001)均呈显著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模型为Y=0.91X1+0.199X2–24.013(R^2=0.805,P<0.001)。结论湖北省各个生境均以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牛棚和猪圈是蚊虫的重要来源地,蚊虫密度与气候因素相关,呈现季节性消长趋势,结合当地气候变化指导蚊虫消杀工作将是一项控制蚊媒病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关 键 词:蚊虫 气候 监测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分 类 号:R1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