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实证研究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mploy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y and College New Graduates Under the Impact of COVID-19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 Tao;Sun Nuan;Wu Zhihui;Shan Na(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Institute of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Faculty of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China;School of Psycholog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China)
机构地区:[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长春130024 [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春130024 [3]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长春130024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底层孩子们阶层再生产发生的日常机制及策略干预研究”(15CSH012);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项目“重大教育理论创新研究”之子课题“疫情对中国教育的深层次影响及疫后教育创新研究”。
年 份:2020
卷 号:38
期 号:10
起止页码:110-1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就业与疫情令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空前严峻。课题组于2020年4—6月持续两个月对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开疫情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调查。根据回收的样本,研究发现:已就业毕业生税后月薪半数集中于3001—5000元,就业总体满意度较高,到岗稳定性相对较高。未就业毕业生主观因素和客观疫情共同加剧了就业难度,期待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报考国家或地方公职岗位意愿强烈,地点和薪酬最被看重,期待职业类型岗位与社会所提供的主要职业类型岗位匹配性较差,期待薪酬总体偏高于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获得薪酬和全国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总体评价良好,但优化改进依然刻不容缓,如,存在诸如专职教师规模偏小、专业化水平不高等诸项难题。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外语水平、期待薪酬、求职花费等变量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亟待高度重视农村生源未就业的毕业生求职、求职经济支出困难毕业生的精准帮扶、隐匿且不容回避的就业歧视、实质性帮扶毕业生创业以促进就业新增长点的四项就业问题。
关 键 词:新冠疫情 高校应届毕业生 用人单位 就业
分 类 号:G647.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