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横山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_1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Chang 6_1 in Hengshan Area and its effect on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源流[1] 郭彬程[2] 杨兆平[3] 高兴军[1] 惠磊[4] 蔡志成[4] 郭艳琴[4]

LI Yuanliu;GUO Bincheng;YANG Zhaoping;GAO Xingjun;HUI Lei;CAI Zhicheng;GUO Yanqin(Hengshan Oil Production Plant, Yanchang Company, Hengshan 719100, China;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etroChina, Beijing 100083, China;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Northwest Branch, PetroChina, Lanzhou 730020, China;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Shaanxi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AccumulationGeology, Xi′an Shiyou University, Xi′an 710065, China)

机构地区:[1]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横山采油厂,陕西横山719100 [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 [4]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5

出  处:《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7ZX05005002-004);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2016ZX05046-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390451,413303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502107);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基金资助项目(12120101100015001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7JQ4018)。

年  份:2020

卷  号:50

期  号:5

起止页码:840-8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9_2020、JST、MR、RCCSE、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分析等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裘奕楠的储层非均质性划分方案,从层内、层间以及平面3个角度对区内储层非均质性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沉积相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山地区长61油层亚组沉积相类型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亚相为主,包括分流河道和河道间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总体较强,层内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长6_1^2小层最强,层间非均质性长6_1^3小层最强。研究认为,研究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随单期河道宽度的变化范围的增大而增强,层间非均质性随河道的改道频次增加而增强,而平面非均质性主要随分流河道的叠加宽度的增加和相对厚砂体的连通性变差而增强。该研究结果对区内长6油层组后期的有效开发及石油的稳产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沉积微相 非均质性 长6油层组 横山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分 类 号:TE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