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白及治疗胃溃疡的作用研究    

Mechanism of Bletilla striata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巩子汉[1,2] 王玉[1] 王艳威[3] 杨晓轶[1] 马骏[1] 白敏[1] 付晓艳[1] 王强[1] 段永强[1,2]

GONG Zi-han;WANG Yu;WANG Yan-wei;YANG Xiao-yi;MA Jun;BAI Min;FU Xiao-yan;WANG Qiang;DUAN Yong-qiang(Gansu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20,Gansu Province,China;Key Labora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 and Prescription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Gansu Province,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20,Gansu Province,China;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Longfu Hospital,Beijing 100010,China)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医方药挖掘与创新转化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3]北京市隆福医院中医科,北京100010

出  处:《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基  金: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课题资助项目(2018A-044);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9CX40)。

年  份:2020

卷  号:36

期  号:17

起止页码:2714-27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及治疗胃溃疡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以生物利用度≥30%及类药性≥0.18为筛选条件,收集白及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用PubChem数据库获得白及各活性成分的SMILES结构或2D结构,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出药物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用GeneCards数据库预测并筛选胃溃疡的潜在作用靶点,用FunRich软件绘制韦恩图,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匹配映射,获得白及治疗胃溃疡的潜在靶点。首先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图作用图,并进行网络拓扑参数分析,筛选白及治疗胃溃疡的关键靶点。再者用DAVID数据库对白及治疗胃溃疡的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及东京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通过筛选得到9个白及活性成分,排除重复后共有452个潜在靶点;与胃溃疡的靶点匹配后得到41个关键靶点。通过富集分析得到,白及活性成分主要通过苏氨酸激酶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MAPK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靶点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苏氨酸激酶、TNF及MAPK信号通路等发挥保护胃黏膜的机制。结论白及治疗胃溃疡体现了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共同发挥作用的特点。

关 键 词:白及 胃溃疡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分 类 号:R28[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