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基于产业链视角
Research on New Land-Sea Corridor Linking up B&R an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ual Circ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h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Juan-juan(School of Economics,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020,Gansu,China;Institute of Economics,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020,Gansu,China)
机构地区:[1]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2]兰州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基 金:甘肃陇原青年创新团队项目“甘肃对接‘一带一路’区域产业链的方案”(2019-25);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与西部省份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对策研究”(19YB021);广西钦州发展研究院项目“钦州在东盟中亚向海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基于陆海新通道的分析”(1920QFYW014);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甘肃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构建”(2020A-173)。
年 份:2020
卷 号:34
期 号:10
起止页码:3-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提出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以对外经济合作规模和产业关联度的成长性为主要考虑因素,以形成内外互替互进互依的产业链为目标,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区域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第一,尽管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员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与中国经济关联密切的国家主要集中于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区域内;第二,从经济回暖能力、国内大循环水平、产业发展方向、内外循环互进水平等方面看,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区域已经具备构建单循环强支撑、内外循环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条件,这是我国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第三,全球产业链主导核心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中国与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具有稳固的产业合作基础,在农业、钢铁、旅游等产业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与当前已经存在的其他全球产业链并非竞争关系,而是对全球产业链发展的完善;第四,立足产业合作基础、区域赋能水平和地区产业育力强度,中国与新通道贯通“一带一路”区域在农业、钢铁、旅游等产业具备构建产业链的条件,但是需要差异化的构建方案,即内外联动构建农业产业链,以满足市场为准绳构建生产地主要在中国的钢铁产业链,以共商共建为原则打造沿线旅游联盟。
关 键 词: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 “一带一路” 国内国际双循环 产业链
分 类 号:F742[经济与贸易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