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国内外奶牛疫病预警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Development Status of Early Warning and Surveillance Technologies for Cow Diseas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Feng;Zhang Bo;Zhou Mingxu;Ma Fang;Lu Yu(Key Laboratory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of Jiangsu Province-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Joint Base for State Key Laboratory Cultivation,Institute of Animal Immune Engineering,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Veterinary Biological Products Engineering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 210014,China;College of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Control Engineering,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 211100,China;Jiangsu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Animal Diseases and Zoonoses,Yangzhou,Jiangsu 225009,China)
机构地区:[1]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工程研究所,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2]金陵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3]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基 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DF0500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902243)。
年 份:2020
卷 号:37
期 号:10
起止页码:80-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RCCSE、普通刊
摘 要:为了解国内外奶牛疫病预警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归纳了奶牛疾病的预警要求,分析了国内外8种疫病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奶牛养殖中存在的局限性。一是兽医巡检预警技术:该技术较为成熟,但不能满足大规模养殖牛场迅速、高效预警的需求。二是奶样体细胞数测定技术:可初步诊断隐性乳腺炎,但需要额外细菌培养和检测确诊。三是奶牛群体改良测定技术:以监测生产性能为主,仅可预警奶牛乳腺炎及酮病。四是计步器及发情、反刍项圈预警技术:同时具备发情与反刍监测功能,但仅适用于牛群的发情与反刍监测。五是大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库基础上,利用各种模型或算法预测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但预警效率受限。六是智能化体温连续远程监测及预警技术:可预警口蹄疫等重大传染病,但无法完全替代临床诊断,不能监测病原微生物。七是基于AI和群体热成像的奶牛行为分析技术:可以监视记录奶牛行为与温度特征,锁定病畜,但对发病初期无异常行为的牛只无效。八是生物气溶胶激光光谱测量技术:通过检测病原微生物种类和浓度,达到预警疫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用于军方监测人类重大疫病。未来的奶牛疫病预警技术需要进一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奶牛重大疫病预警诊断。本文为预警监测技术的本地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 键 词:奶牛养殖 动物疫病 预警监测 疫病防控 实用技术
分 类 号:S8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