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颗粒最紧密堆积理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EI收录)  

Mix Design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Based on Particle Densely Packing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余睿[1] 范定强[1,2] 水中和[1] 王鑫鹏[3]

YU Rui;FAN Dingqiang;SHUI Zhonghe;WANG Xingpe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ilicate Materials for Architectures,Wuhan 430070,China;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Qingdao 430070,Shandong,China)

机构地区:[1]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2]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3]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266033

出  处:《硅酸盐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8409)。

年  份:2020

卷  号:48

期  号:8

起止页码:1145-11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修正的Andreasen-Andersen(MAA)颗粒堆积模型设计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时会存在两个弊端,(即未验证湿堆积状况下的可靠性、未考虑钢纤维掺入对颗粒堆积体系的扰乱),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化模型和钢纤维等效颗粒直径模型对其进行优化与完善,并利用UHPC材料性能对提出的新思路进行反向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建立的湿堆积密实度二次饱和D-优化设计模型有效验证了MAA模型在湿堆积状态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评价钢纤维和等效替代颗粒对湿堆积密实度的影响,确定了长13 mm、直径0.2 mm的钢纤维的等效颗粒直径为5.65 mm;将钢纤维以球形颗粒的形式纳入MAA模型中,可以制备出基体密实、抗压强度较高的UHPC材料。

关 键 词:超高性能混凝土 Andreasen-Andersen模型  D-最优设计 钢纤维 等效颗粒直径  

分 类 号:TU5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