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孪生与全息技术融合下的未来学习:新内涵、新图景与新场域    

Future Learning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Twin and Holographic Technology:New Connotation,New Picture and New F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艳丽[1,2] 袁磊[3] 王以宁[4] 张海[4] 谭姣连[3]

Zhang Yanli;Yuan Lei;Wang Yining;Zhang Hai;Tan Jiaolian(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117;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Faculty of Educatio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4;School of Media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117)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2]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3]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4 [4]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出  处:《远程教育杂志》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互联网+时代的中西部地区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DCA150240)的研究成果。

年  份:2020

卷  号:38

期  号:5

起止页码:35-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JST、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数字孪生和全息技术正逐渐渗透到人类工作、生活与学习场景中,但如何将二者融合并在教育场域发挥价值的研究,相对较少。数字孪生与全息技术的关联性与差异性,使二者在教育场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影响着未来学习的内涵、图景以及场域。数字孪生和全息技术融合下的未来学习,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学习场所形态、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师生交互形式、学习评价方式的演变等方面;未来学习图景具有八大特征,包括数字映像、动态呈现、全程交互、虚实共生、量身定制、全域感知、移动计算和具身体验。此外,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型、教育时代的升级,学习目标、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空间、组织形式、信息载体等学习表征形态也随之演进,进而推动着未来学习的六维场域构建:三维并存的未来教师、学生"真"学习的发生、尽显细节的学习资源、全感官参与的学习环境、全面多维的学习评价等。为此,通过深度剖析二者融合下的未来学习的基本形态与应用场域,有助于为今后教育研究者开展数字孪生、全息技术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词:数字孪生  全息技术 未来学习  学习图景  学习场域  虚实融合

分 类 号:G42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