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斑马鱼帕金森模型研究牡丹籽油微囊粉的抗帕金森病活性    

Anti-Parkinson’s activity of peony seed oil microcapsule powder based on zebrafish Parkinson’s desease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郝广萍[1] 靳梦[2] 张姗姗[2] 刘可春[2] 宋善友[3]

HAO Guangping;JIN Meng;ZHANG Shanshan;LIU Kechun;SONG Shanyou(Department of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Fenya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Fenyang 032200,Shanxi,China;Biology Institute,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Jinan 250103,China;Department of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Fenya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Fenyang 032200,Shanxi,China)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检验系,山西汾阳032200 [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济南250103 [3]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卫生信息管理系,山西汾阳032200

出  处:《中国油脂》

基  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YYSP032);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人才引进启动金基金项目(2016D03)。

年  份:2020

卷  号:45

期  号:8

起止页码:45-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探究牡丹籽油微囊粉是否具有抗帕金森病活性,实验分正常对照组、50μmol/L MPTP处理组、50μmol/L MPTP与不同质量浓度(25、50、100μg/mL)牡丹籽油微囊粉共处理组,将受精后1 d的转基因斑马鱼Vmat:GFP、Fli1:GFP胚胎和野生型斑马鱼AB胚胎做对应处理。受精后3 d时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记录转基因斑马鱼Vmat:GFP(n=8)多巴胺神经元的发育情况和转基因斑马鱼Fli1:GFP(n=8)脑部血管的发育情况;受精后5 d时用Zebrabox斑马鱼行为分析仪分析野生型斑马鱼AB(n=8)行为,通过qRT-PCR检测野生型斑马鱼AB(n=40)帕金森病相关基因(α-syn、parkin、pink1)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TP处理组的斑马鱼多巴胺神经元缺失,脑部血管损伤,出现帕金森病行为,帕金森病相关基因表达异常;与MPTP处理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的牡丹籽油微囊粉与MPTP共处理组的斑马鱼表现出多巴胺神经元缺失减少,脑部血管损伤降低,帕金森病行为缓解,相关基因异常表达趋于正常,且随着牡丹籽油微囊粉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效果愈加显著。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微囊粉具有抗帕金森病活性,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关 键 词:牡丹籽油 牡丹籽油微囊粉  斑马鱼 帕金森病

分 类 号:TS225.1] TS221[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