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页岩气井产量的工程影响因素    

Engineering factors Influencing on production rate in shale gas wel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赛男[1] 黄小亮[1] 李志强[1] 王鹏鲲[1] 王杰[1]

Li Sainan;Huang Xiaoliang;Li Zhiqiang;Wang Pengkun;Wang Jie(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机构地区:[1]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基  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层页岩气藏多重介质流固耦合渗流机理及影响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编号cstc2019jcyj-zdxmX0032)。

年  份:2020

卷  号:14

期  号:4

起止页码:18-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为了充分认识页岩气井在衰竭开采过程中,气井产量受工程因素的影响,解决目前压裂改造后页岩气井产量影响因素研究不够全面,特别是影响因素主次不明确的问题,以典型TY页岩气藏为研究对象,基于页岩多维多尺度的渗流数学模型,编制了求解软件,分析了页岩气井产量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主要包括裂缝高度、水平井长度、裂缝长度、压裂簇数和段间距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因素影响下,页岩气井累计产气量的增加幅度不同,裂缝高度对累计产气量的增加幅度为138%、水平井长度为109%、裂缝长度为103%,压裂簇数为17%、段间距为-8%。结论认为:①压裂造成的裂缝高度是影响页岩气井产量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分别为水平井长度、裂缝长度、压裂簇数和段间距;②裂缝高度越高、水平井长度越长、裂缝长度越长、压裂簇数越多、段间距越小,页岩气井稳产时间越长,累计产气量越大;③典型TY页岩气藏TY1H井合理开发的最优化参数为压裂簇数3簇,段间距为80 m,裂缝高度为35 m,裂缝长度为120 m,水平井长度为1 750 m。

关 键 词:页岩气 气井 产量  影响因素

分 类 号:TE3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