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水分和氮源类型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Effects of water and nitrogen source types on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hea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UN Wan;LIU Su-jun;FENG Jian-chao;WANG Peng-tao;MA Dong-yun;XIE Ying-xin;LU Hong-fang;WANG Chen-yang(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Wheat,College of Agronomy,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6,China;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Wheat and Maize Crop Science,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6,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450046 [2]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46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404)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1
期 号:8
起止页码:2583-25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研究以‘郑麦366’(强筋)和‘百农207’(中筋)两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全生育期不灌水(W1)和拔节+抽穗灌两水(W2)条件下,研究了氯化铵(NT1)、硝酸钙(NT2)、尿素(NT3)和硝酸铵钙(NT4)4种氮源类型对小麦土壤供氮能力、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开花期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在W2条件下,0~60 cm土层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低于相应W1条件下,其中强筋小麦郑麦366平均分别下降10.0%、13.3%、7.5%、2.8%和3.9%。2)两个小麦品种0~6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在NT1和NT3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硝态氮含量则在NT2和NT3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NT1和NT2处理相比,NT3和NT4提高了灌浆中、后期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3)两个小麦品种在NT3和NT4处理下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较高;其中在W2条件下,郑麦366在NT3和NT4处理下的产量较NT1处理分别增加14.9%和20.7%,NUE分别增加25.6%和13.9%。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0~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20~40 cm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别与小麦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两种水分条件下,施用尿素和硝酸铵钙均提高了灌浆中、后期根际土壤酶活性,有利于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
关 键 词:氮源类型 灌水 土壤酶活性 氮素利用率 小麦产量
分 类 号:S512.1] S15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