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川滇地区公共速度模型构建:思路与进展
Building the community velocity model in the Sichuan-Yunnan region, China: Strategies and progress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o H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合肥230026 [2]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蒙城233500 [3]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合肥230026
基 金: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项目(编号:CSES20180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8YFC1503400)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50
期 号:9
起止页码:1319-13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1引言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及周缘区域地壳上地幔物质发生大规模的变形,物质从青藏高原中部向东部运移,并主要通过青藏高原东南缘(中国西南川滇地区)向东南亚地区逃逸,在川滇地区形成了以鲜水河-小江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红河断裂带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活动断裂带和地震带.2000年以来川滇地区发生多次6级以上中强地震(尤其是2008年8.0级汶川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地震监测预报及防震减灾工作一直是川滇地区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关 键 词:防震减灾工作 地震监测预报 龙门山断裂带 红河断裂带 活动断裂带 印度板块 汶川地震 欧亚大陆
分 类 号:P3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