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浅埋高强度开采覆岩结构演化及地表损伤研究  ( EI收录)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overburden and surface damage caused by high-intensity mining with shallow depth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祝贺[1,2] 李全生[1,3] 李晓斌[1] 张国军[3] 杨玉亮[1,2] 何文瑞[1] 吴晓宇[1]

XU Zhuhe;LI Quansheng;LI Xiaobin;ZHANG Guojun;YANG Yuliang;HE Wenrui;WU Xiaoyu(School of Energy and Mining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School of Coal Engineering,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037003,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in Coal Mining,Beijing 10001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北京100083 [2]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山西大同037003 [3]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1

出  处:《煤炭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501100);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GJNY-18-77)。

年  份:2020

卷  号:45

期  号:8

起止页码:2728-27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掌握浅埋高强度开采覆岩结构演化规律及不同开采条件下地表损伤规律与损伤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手段以神东矿区典型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开展研究。首先以采空区峰值应力为指标分析了覆岩结构演化规律;其次探究了地表下沉系数和宽深比之间的关系;最后在实测地表裂缝发育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工作面中部地表裂缝发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作面从开切眼至超充分开采状态时上覆岩层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Ⅰ阶段:无压力拱阶段;第Ⅱ阶段:单压力拱阶段;第Ⅲ阶段:双压力拱阶段,其又分为Ⅲ1(采空区单拱脚阶段)和Ⅲ2(采空区双拱脚阶段)2个阶段。②宽深比在0.4~2.0的14个方案研究得出的地表下沉系数和宽深比近似成抛物线关系,选取神东矿区7个工作面的下沉系数实测值和预测值进行对比验证,误差分别为7.6%,14.5%,4.4%,7.5%,9.7%,9.7%,15.3%,其中5个工作面的误差在10%以内,且误差整体较小。③工作面中部地表裂缝动态发育具有“双周期+稳定期”的特点,包括5个发育阶段,即裂缝宽度增大阶段、裂缝宽度减小阶段、裂缝宽度稳定阶段、裂缝宽度再增大阶段、裂缝宽度再减小阶段,通过演化模型阐释了工作面中部裂缝的动态发育机理,并建立了裂缝动态发育和地质采矿条件的关系模型。

关 键 词:浅埋 高强度开采  覆岩 结构演化  地表损伤  

分 类 号:TD3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