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珠江磨刀门河口日均水位变化及影响因子辨识 ( EI收录)
Quantifying the impacts of external forcing on daily averaged water levels in the Modaomen estuary of the Pearl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NG Hao;OU SuYing;FU LinXi;LIU Feng;CAI HuaYang;YANG QingShu(Institute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School of Marin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State and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Estuarine Hydraulic Technology,Guangzhou 510275,China;Guangdong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Coasts,Islands and Reefs,Guangzhou 510275,China;Southern Laboratory of Oce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huhai),Zhuhai 5190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河口海岸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2]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3]广东省海岸与岛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珠海519000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9287,51979296,41706088,41476073);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SKLEC-KF20180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A030310321);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6-20);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8lgpy29)。
年 份:2020
卷 号:51
期 号:7
起止页码:869-8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珠江磨刀门河口日均水位变动的态势受自然过程与强人类活动的驱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演变与季节性异变。辨识日均水位的影响因子,是河口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河口治理和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流量驱动的数据驱动模型,对磨刀门河口沿程主要站点长时间日均水位序列(1959—2016年)进行分解,分解出由地形和海平面边界共同驱动以及仅由上游马口站流量边界驱动引起的日均水位变化。地形和海平面边界共同驱动的结果表明:甘竹-灯笼山河段春夏两季日均水位变化主要由河道挖沙引起,日均水位下降(平均下降0.26 m);秋冬两季则由口门围垦与海平面边界控制,日均水位抬升(平均抬升0.07 m)。仅由上游马口站流量边界驱动的结果表明:春夏秋三季日均水位变化主要由水库蓄水主导,日均水位下降(平均下降0.13 m);冬季日均水位变化受水库调枯影响,日均水位抬升(平均抬升0.03 m);从量值上看,地形和海平面边界对磨刀门河口日均水位变动的影响大于上游水库调蓄作用。
关 键 词:日均水位 RTHA模型 强人类活动 径流 海平面
分 类 号:P34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