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YU Song-song(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Media,Baise University,Baise 533000)
机构地区:[1]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4ZDB098);“中国境内语言语法化词库建设”(项目编号:15ZDB100);广西第十九批“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0
卷 号:47
期 号:3
起止页码:168-1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汉语老借词"着"在侗台语中多有存在,其借入时间早于与中古汉语对应的老借词主体层,但南部壮语中"着"的使用不普遍。靖西壮语也存在汉语老借词"着",可能原有阴阳两调,后阳调变入阴调,合为第7调。靖西壮语汉语老借词thok^7 "着"可充当实义动词"使……附着"、被动标记和词内成分。作为实义动词,经历了"使固体附着’"沾染液体/使液体附着’"沾染气味/使气味附着’"沾染某些不良行为/使某些不良行为沾上"等演变阶段。作为被动标记,其泛化程度有限;只能与表消极的、不情愿的心理活动动词搭配;能产性弱。作为词内成分,其搭配关系演变如下:与消极的、表不情愿的心理活动动词组合—与表抱怨的行为动词组合—与消极意义很强的动词组合—与积极的、表喜爱的心理活动动词组合—与隐喻喜爱的名词组合。thok^7的用法远少于北部壮语中同样是汉语老借词"着"的t■k^7/t■k^8。原因是thok^7在靖西壮语中不是典型的置放义动词,不具备语法化为处所介词并进而成为持续体标记的基础,也未能语法化为祈使语气词;作为遭受义动词,其在与同义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失去向被动标记演变的基础,进而无法演变出道义情态标记用法;使役动词和结果补语(对、中)产生的路径也与北部壮语不同。
关 键 词:“着” 靖西壮语 侗台语 语言接触 差异
分 类 号:H21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