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第二代涡识别方法在混流泵内部流场中的适用性分析  ( EI收录)  

Adaptability Analysis of Second Generation Vortex Recognition Method in Internal Flow Field of Mixed-flow Pump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斌娟[1] 谢昀彤[1] 廖文言[1] 韩璐遥[1] 付燕霞[1] 黄忠富[2]

ZHAO Binjuan;XIE Yuntong;LIAO Wenyan;HAN Luyao;FU Yanxia;HUANG Zhongfu(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 212003)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镇江212013 [2]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镇江212003

出  处:《机械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9107);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西华大学省部级学科平台开放课题(szjj2018-123)资助项目。

年  份:2020

卷  号:56

期  号:14

起止页码:216-2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流体机械内部涡的产生会严重影响流体机械的内流场及外性能,速度、压力等传统方式并不能全面揭示流场真实的流动情况,而涡识别方法可以表征混流泵内部涡结构,识别涡的大小、位置和演变规律。采用大涡模拟对混流泵内部流场进行高精度数值模拟,由此获得不同涡识别方法(涡量、螺旋度方法、λ2准则和Q准则)在混流泵内流场中识别出的涡结构。结果表明:与涡量准则法相比,采用第二代涡识别方法更能获得详细的混流泵内部的涡结构。其中,Q准则能剔除绝大部分的剪切层影响,较其他涡识别方法更好地捕捉混流泵内部的涡结构,显示的涡大小更加精确。通过Q准则的识别,提取了混流泵叶轮流道内规则的通道涡,此类型涡结构均匀分布在各个流道,叶片叶顶泄漏涡结构清晰,摆脱了壁面剪切层的干扰;导叶叶片靠近轮毂处同样获取了规则的通道涡,通道涡均匀的分布在各个流道内,叶片尾缘脱落涡摆脱了壁面剪切层的干扰,可以看到清晰的涡结构。Q准则在第二代涡识别方法中脱颖而出,更适用于混流泵内流场的涡识别,在涡结构以及涡大小的显示方面都具有优势,可用于旋转机械内流场的分析。

关 键 词:混流泵 大涡模拟 涡识别  Q准则  螺旋度方法  λ2准则  

分 类 号:TH3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