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臭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bed bu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德森[1] 夏艳卫[1] 张竟声[1] 韩东良[1] 王常禄[2] 郑军[3] 何余容[1] 任东升[4] 刘杰[5] 邓惠[6]

WANG De-sen;XIA Yan-wei;ZHANG Jing-sheng;HAN Dong-liang;WANG Chang-lu;ZHENG Jun;HE Yu-rong;REN Dong-sheng;LIU Jie;DENG Hui(Key Laboratory of Bio-Pesticid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E 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Biological Control,Ministry of Education,Department of Entomology,College of Agricul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Guangdong Province,China;Department of Entomology,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Zhejiang Xiaozheng Technology Co.,Ltd;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 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 nd Prevention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uangzhou Ci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uangdo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昆虫学系,广东省生物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生物防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 [2]Department of Entomology,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NJ 08901,USA [3]浙江小正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00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5]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0440 [6]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1430

出  处:《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基  金:宁波市智团创业计划项目(2018Z01)。

年  份:2020

卷  号:31

期  号:4

起止页码:502-5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B、CAS、IC、JST、WOS、ZGKJHX、普通刊

摘  要:臭虫(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以吸食人和动物的血液为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化学药剂的应用,臭虫在世界多数地区逐渐销声匿迹。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臭虫在世界范围内(除南极洲)出现了再暴发。由于其善于躲藏和夜间活动的特点,以及日益严重的抗药性问题,使得臭虫成为当前一种最难防治的城市害虫。2017-2019年在对广东省部分地区进行的臭虫危害及防治调查中,发现该虫的危害程度正日益加重,且防治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抑制臭虫的再暴发,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在分析有关臭虫防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臭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臭虫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臭虫 再猖獗  抗药性 害虫管理

分 类 号:K384.9[历史学类] S48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