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9年全国鼠类监测报告    

National surveillance report on rodents in China, 2019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贵昌[1] 王玉姣[1,2] 鲁亮[1] 吴海霞[1] 郭玉红[1] 刘小波[1] 孟凤霞[1] 任东升[1] 岳玉娟[1] 刘起勇[1]

LI Gui-chang;WANG Yu-jiao;LU Liang;WU Hai-xia;GUO Yu-hong;LIU Xiao-bo;MENG Feng-xia;REN Dong-sheng;YUE Yu-juan;LIU Qi-yo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Vector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N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2206,China;School of Public Health,JiamiLsi University)

机构地区:[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媒介生物监测与管理合作中心,北京102206 [2]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出  处:《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103034040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公共卫生突发应急反应机制运行项目(131031102000180007)。

年  份:2020

卷  号:31

期  号:4

起止页码:389-3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B、CAS、IC、JST、WO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析我国2019年全国鼠类监测数据,为提高全国鼠类监测工作质量和制定科学的鼠类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设置89个地市作为监测点,采用夹夜法、笼夜法和粘鼠板法,选择3种生境,每2个月1次连续监测鼠类。收集和整理监测数据,分析鼠种构成、分布和密度季节消长。结果 2019年共捕获鼠类4 317只,总鼠密度为0.78只/100夹(笼/板)。笼夜法捕获鼠密度最高,其次是粘鼠板法。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分别占捕鼠总数的47.30%、27.89%和12.55%。3种监测生境以农村居民区鼠密度最高。全年各月份鼠密度呈先升后降,5月密度最高。结论 2019年全国监测点鼠密度、鼠种构成及季节消长与2005-2016年监测结果相比均差别不大。各地应根据本地历年监测结果评估风险,制定控制策略。

关 键 词:鼠密度 监测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分 类 号:S4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