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北京城市老年贫困人口识别与空间分布  ( EI收录)  

Measure and distribution of urban elderly in poverty:An empirical study in Beij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晓路[1,2] 吴丹贤[1,2] 颜秉秋[3]

GAO Xiaolu;WU Danxian;YAN Bingqiu(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Beijing Opera Art's College,Beijing 100068,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100068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71)。

年  份:2020

卷  号:75

期  号:8

起止页码:1557-15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地区的老年贫困问题日渐突出。由于缺乏明确的界定和统一的标准,老年贫困人口识别的准确性不足,不同研究的结论存在很大分歧。特别是教育、健康、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与老年贫困的关联被忽视、贫困线的设定较为主观等问题,对厘定城市老年贫困的空间格局和制定相关政策造成很大困扰。本文通过北京市典型居住社区的实证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基于老年人属性变量的因子分析构建了城市老年贫困的综合判别指标;然后通过贫困线的优化分析,估计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老年贫困比例;再以市域范围内的街道和中心城区周边的地区办事处为空间单元,对北京市城市老年贫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为:①资源、健康、独立性和性别是老年人属性差异的决定因子,其中资源因子得分综合反映了城市老年人的贫困程度。②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城市老年贫困比例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居住社区的分布,测得北京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比例为9.55%。③城市内部老年贫困的空间格局分析表明:城市老年贫困人口比例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到外围城区顺次增加;城市老年贫困人口密度则以外围城区与首都功能核心区最高,城市功能拓展区居中,城乡结合部地区最低。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制定不同地区的老年贫困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 键 词:老年贫困 空间差异  贫困测度 老龄化 城市居住社区 北京  

分 类 号:F323.8] C924.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