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的影响 ( EI收录)
Impac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s Climate on Strength and 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E Rui;WANG Tong;CHEN Hua-xin;XUE Cheng;BAI Yong-hou(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61,Shaanxi,China;CCCC Second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Xi'an 710065,Shaanxi,China;CCCC-SHB Fourth Engineering Co.Ltd.,Luoyang 471013,Henan,China)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2]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 [3]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13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309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0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9M663602);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020KJXX-04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Q-559);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SF-4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00102310501)。
年 份:2020
卷 号:33
期 号:7
起止页码:29-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研究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高原和平原地区完成相同配比混凝土的制备与养护工作,并结合强度、抗渗性、气孔结构、显微硬度以及扫描电镜与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等测试对比研究混凝土性能的差异,从宏观、细观和微观多个角度揭示高原气候条件对混凝土性能与内部结构带来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原地区制备且标准养护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渗性都最优,其次是平原地区制备且标准养护组,高原地区制备且室外自然养护组性能最差;低气压导致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降低和工作性下降;高原标准养护下硬化混凝土含气量最低,平均孔径最小,而高原室外自然养护下硬化混凝土含气量最大,平均孔径最大;高原地区制备的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界面过渡区密实程度最高,结构均匀,其显微硬度最大,而室外自然养护条件下界面过渡区密实程度最差,微裂纹密布,结构粗糙,其显微硬度最小;而高原地区制备且室外自然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气孔结构参数和界面过渡区微结构整体最差,以上原因的综合作用给混凝土力学和抗渗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总体来讲,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对混凝土性能的负面影响主要源于室外养护条件,而非制备过程。
关 键 词:道路工程 混凝土 试验研究 高原气候环境 气孔结构 强度 抗渗性 界面过渡区
分 类 号:U41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