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POI与NPP/VIIRS夜光数据空间耦合关系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Analysi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based on spatial coupling between POI and nighttime data: a case study of main urban region in Wuh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斌[1,2] 徐尚昭[1] 周阳阳[1] 徐锋良[1] 王宏志[2]

CHEN Bin;XU Shangzhao;ZHOU Yangyang;XU Fengliang;WANG Hongzhi(Research Institute No.290,CNNC,Shaoguan 512026,China;Hube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for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Geographical Process,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机构地区:[1]核工业290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6 [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测绘通报》

基  金: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2018CXZZ001)。

年  份:2020

期  号:7

起止页码:70-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城市兴趣点(POI)和夜光遥感影像能够直观反映城市社会经济等实体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典型城市代表——武汉市作为研究区,选用研究区2016年POI和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作为基础研究数据,采用GIS分析工具对POI数据进行了空间核密度分析;然后分别对POI核密度分析结果和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进行了空间网格化处理;最后采用双因素制图和栅格叠加分析方法对两类数据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武汉市POI数据和夜光遥感数据的空间耦合性整体较好,空间耦合相一致区域占比为82.15%;但POI数据和夜光遥感数据的空间耦合性在长江沿岸地区也存在部分差异,如硚口区、汉阳区夜光遥感数据和POI数据多以低—中的空间耦合模式为主,而青山区、武昌区和汉口区则多以中—低的空间耦合模式为主。武汉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关联密切,通过对POI和夜光遥感数据的空间耦合关系探讨,能够对武汉市空间实体要素的空间结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结果可为沿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

关 键 词:夜光数据  POI NPP/VIIRS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耦合关系  

分 类 号:P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