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稻秸还田方式对酸性和碱性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油菜生长的影响
Effects of Rice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Properties,Microbial Number and Rape Growth in Acid and Alkaline Soi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MEI Pei-pei;YU Chang-bing;WU Yan-feng;LI Yin-shui;HU Xi-qiao;HUANG Ling(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Collaborative Innowation Center of Modern Biological Breeding,Xinxiang 453003,China;Key Laboratory of Biology&Genetic Improvement of Oil Crops,Oi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 griculural Sciences,Ministry of Agriculture,Wuhan 430062,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新乡453003 [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8,2016YFD0300209)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51
期 号:2
起止页码:365-3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网室,以油菜为供试作物,用土培盆栽的方法,设秸秆不还田(对照)、秸秆焚烧后灰烬与土壤混匀还田、秸秆粉碎与土壤混匀还田、秸秆粉碎覆盖还田4个处理,研究稻秸还田方式对酸、碱性土壤养分形态与含量、微生物数量和油菜生长的影响,以期选出适合酸、碱性土壤的稻秸还田方式。结果表明:(1)稻秸还田方式对油菜各生育时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影响显著。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以秸秆粉碎与土壤混匀还田处理增加最多,该处理成熟期在酸性土壤上比对照、秸秆焚烧后灰烬与土壤混匀还田和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处理各养分平均分别增加48%、10%和47%。(2)4种稻秸还田方式对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均产生影响,但是秸秆粉碎与土壤混匀还田在酸性土壤上促进真菌数量的增加,该还田方式在碱性土壤上对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效果显著。(3)各生育时期油菜生物量以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方式为最高,且酸性土壤高于碱性土壤。总之,秸秆粉碎与土壤混匀还田在酸性土壤上效果最好,更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油菜生物量;而在碱性土壤上则以秸秆覆盖还田方式最好。可见根据土壤酸碱度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是必要的。
关 键 词:秸秆还田 酸性土 碱性土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数量 生物量
分 类 号:S36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