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苦杏仁走油过程中外观性状、活性成分和酸败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分析    

Change patter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a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active components and rancidness degrees of Armeniacae Semen Amarum in deterioration proce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拱健婷[1] 赵丽莹[2] 徐东[3] 姚月保[3] 刘玢清[3] 邹慧琴[3] 闫永红[3]

GONG Jian-ting;ZHAO Li-ying;XU Dong;YAO Yue-bao;LIU Bin-qing;ZOU Hui-qin;YAN Yong-hong(Beijing 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y,Beijing 100035;Beijing Boda Lv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1113;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2488)

机构地区:[1]北京市临床药学研究所,北京100035 [2]北京博达绿洲医药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北京101113 [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2488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3542,81403054);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2019-JYB-JS-006)。

年  份:2020

卷  号:45

期  号:13

起止页码:3155-31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研究苦杏仁走油过程中外观性状、活性成分和酸败度的变化规律,探讨走油变质现象对苦杏仁质量的影响。采用传统性状鉴定法开展苦杏仁外观性状的观察、鉴定与分类;以苦杏仁苷、苦杏仁油为活性成分代表,分别采用HPLC、《中国药典》通则0713进行含量测定;选择了酸值、过氧化值为变质样品酸败度的代表指数,采用通则2303进行定量分析。整理上述实验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不同走油程度苦杏仁样品的分类器和判别模型,并筛选出最大贡献因子。结果显示,感官评价将苦杏仁样品分为未走油、轻微走油和明显走油3个阶段;明显走油的苦杏仁样品种皮、子叶及表面颜色加深,气味异于未走油样品。苦杏仁苷、苦杏仁油在未走油样品中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12%,67.77%,符合药典规定;在轻微走油样品中均有所降低;在明显走油样品中苦杏仁苷已骤降至仅0.074%。酸值、过氧化值随着走油程度的加重二者含量都不断增长;在未走油样品中仅为1.363,0.016 74,符合规定,到了明显走油样品已然翻倍。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模型可完成未走油和明显走油样品的鉴别任务;模型输入属性中苦杏仁苷含量这一指标的贡献度大于1。苦杏仁走油过程中外观性状发生改变,活性成分苦杏仁苷、苦杏仁油含量降低,酸值、过氧化值增大;明显走油样品已不符合药典标准,不宜药用;走油变质可显著降低苦杏仁药材质量,甚至产生毒性,应引起重视。

关 键 词:苦杏仁 走油  苦杏仁苷 酸值 过氧化值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分 类 号:R284[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