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当代自然灾害题材电影叙事机制、镜像策略与意义建构    

Changes in Narrative Mechanism, Mirror Strategy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Natural Disaster Mov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窦兴斌[1]

DOU Xing-bin(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Hebei,050061)

机构地区:[1]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河北石家庄050061

出  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基  金: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戏曲口述史整理对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影响研究”(HB19WH06)。

年  份:2020

卷  号:37

期  号:4

起止页码:24-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世界电影并不缺少对自然灾害题材的发掘与呈现。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电影试图用独特的叙事模式和丰富的镜像语言艺术性地传达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电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叙事机制和镜像策略再现了新中国与自然灾害不断斗争、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自我反思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国当代自然灾害题材电影作为灾难类型电影的子类型片种在叙事机制与镜像运用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表意系统与意义建构模式。藉此参照标准,中国当代自然灾害题材电影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到"文革"结束时"他者"叙事与政治意义的建构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显性叙事和生存意识建构与凸显期、新世纪第一个10年多元化叙事与复杂的文化阐释期和进入"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叙事的彰显与多层意义表达并行期4个阶段。每个阶段自然灾害题材电影的叙事机制、镜像语言的呈现方式及意义建构模式既存在内在连续性与继承性特征,又存在其生成境遇的时代性特征。对中国当代自然灾害类题材电影进行历时性梳理与观照,旨在揭示繁复的自然灾害镜像下被遮蔽的、流动的意义,阐释中国自然灾害题材电影的创作规律。

关 键 词:中国当代电影 自然灾害 叙事机制 镜像策略  意义建构  类型电影

分 类 号:J90[戏剧与影视学类] J97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