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夜间灯光数据支持下西藏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对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影响
Changes in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and Influence on Ecosystem Regulating Services: A Study of Tibet based on Night Light Da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O Zhongxu;ZHANG Yanjie;PAN Ying;WU Junxi;LI Zhennan(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logical Sciences,Dali University,Dali 671003,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大理671003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460)。
年 份:2020
卷 号:22
期 号:7
起止页码:1544-15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西藏自治区特殊的高寒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具有高度敏感性,定量评估系列政策实施下西藏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对人类活动强度变化的响应有助于西藏生态政策和空间规划的调整完善。本研究基于西藏198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1992—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指数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居民点用地和夜间灯光强度的变化;并结合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空间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对居民点用地和夜间灯光变化所反映的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对西藏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1980—2015年,西藏新增居民点用地212.06 km^2,减少居民点用地44.99 km^2,其中,新增居民点用地中62%为城镇用地,减少的居民点用地中95.88%为农村居民点;居民点用地变化主要发生在藏南河谷区;②自治区内居民点用地扩张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夜间灯光强度增加,"一江两河"流域土地整治工程和农牧民安居工程等促进了当地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区内部分乡镇因进城务工和易地扶贫搬迁造成了当地人类活动强度的下降;③西藏2015年防风固沙服务较1990年有整体增强趋势,水土保持服务除藏东高山峡谷区外均有大幅度退化趋势;④对居民点用地进行的还林、还草整治工程等人类活动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的恢复;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极易导致水土保持服务的退化,"一江两河"流域体现最为明显。研究能为西藏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生态系统调节服务 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 人类活动强度 西藏 DMSP/OLS夜间灯光指数数据
分 类 号:S157] C91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