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SDS对SB3-12胶束表面电荷密度的调控作用及对药物增溶的影响    

Regulation of SDS on the Surface Charge Density of SB3-12 Micelles and Its Effect on Drug Dissolu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邢肇碧[1] 过治军[1] 张雨微[1] 刘君玲[1] 王玉洁[2] 白光月[1]

Zhaobi Xing;Zhijun Guo;Yuwei Zhang;Junling Liu;Yujie Wang;Guangyue Bai(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re of Henan Province for Green Manufacturing of Fine Chemicals,Key Laboratory of Green Chemical Media and Reactions,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Henan Province,P.R.China;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3,Henan Province,P.R.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品绿色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7 [2]河南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出  处:《物理化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3059;21273061;21327003)资助项目。

年  份:2020

卷  号:36

期  号:6

起止页码:56-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BSCO、IC、JST、PUBMED、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两性离子甜菜碱表面活性剂(SB3-12)胶束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相反电荷的极性头之间具有静电中和作用,胶束表面具有小的负电荷密度。当加入阴离子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以后,负离子SD-与SB3-12胶束极性区内层季铵正电荷的静电中和作用,能连续地调节胶束表面磺酸基的负电荷密度,这有利于对药物分子的选择性增溶和调节在生理条件下的药物的输送。等温滴定量热(ITC)研究发现SB3-12和SDS有强的协同效应,混合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化焓明显降低,并得到两者协同效应的弱静电作用机理。当模型药物分子芦丁(Rutin)与SB3-12/SDS混合胶束作用时,芦丁7位羟基的氢解离后的阴离子与SDS共同作用于SB3-12形成混合胶束。UV-Vis吸收光谱和~1H NMR谱研究发现,在SB3-12胶束中,芦丁分子的A环位于季铵阳离子附近,B环位于两个相反电荷之间的弱极性区域。在SDS胶束中,B环位于栅栏层,而A环和二糖暴露于水相侧。在混合胶束中,随着SDS摩尔分数增加,对A环的静电吸引变弱。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表面电荷密度的调节作用,本质上是对胶束极性区域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微调,进而实现对药物的可控增溶。

关 键 词: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混合胶束 胶束表面电荷  芦丁  ITC 相互作用  

分 类 号:O642] O648[化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