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NIU Suzhen;ZHAO Zhifei;SONG Qinfei;CHEN Zhengwu(College of Tea Science/Te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Institute of Tea Science,Gu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iyang 550006,China)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茶学院/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25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
基 金: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支撑(〔2017〕2557,〔2017〕2558);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黔科合基础〔2019〕1404号);贵州大学培育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781-37);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成果〔2019〕4273号,〔2019〕4279号);黔西南州科技计划(2018-1-56,2018-1-53,2019-1-69)。
年 份:2020
卷 号:32
期 号:7
起止页码:1223-12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更好地保护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以贵州省32个分布地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立地生态因子为研究对象,对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特征、气候特征和主要伴生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乔木型较多,占50%,小乔木型较少,仅占0.03%,灌木型为49.97%;水平分布范围104°58′~108°36′E、24°58′~29°07′N,垂直分布范围是海拔615~1900 m,基本处在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伴生的木本植物种类较少;野生茶树分布数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主要伴生植物数量、主要伴生植物种类呈显著正相关。部分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能够在极端气候下长期存活,对极端气候有独特的适应性。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自然分布状态已经改变,因此,要加强对贵州野生茶树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
关 键 词:野生茶树 气候特征 生态环境 多样性 伴生植物
分 类 号:S5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