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
Study on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t Flows in the Wutai Mountains Scenic Area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REN Ruiping(Xinzhou Normal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Shanxi Xinzhou 034000,China;Xinzhou Normal University,Reg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Shanxi Xinzhou 034000,China)
机构地区:[1]忻州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山西忻州034000 [2]忻州师范学院区域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山西忻州034000
基 金:忻州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QN201410)。
年 份:2020
卷 号:38
期 号:3
起止页码:461-4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PROQUE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旅游流空间结构特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空间状态,能够反映出一定区域内旅游要素的空间组织形态,对其进行研究可为旅游活动管理提供指导。本文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流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旅游网站平台获取642篇有效游记,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中提取出研究所需的旅游线路,利用地图分析法对景区旅游流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景区的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五台山景区单景点旅游流主要分布在台怀镇核心区的黛螺顶、显通寺、塔院寺和五爷庙4个景点。多景点旅游流主要分布在台怀镇内的"一区七点"。显通寺和塔院寺、菩萨顶和显通寺、五爷庙和塔院寺三对节点间的旅游流流量位居前列;(2)五台山景区旅游流网络规模为54,密度为0.19,点度中心势为0.43;(3)五台山景区旅游流网络节点中,黛螺顶、罗睺寺和西台为起点,黛螺顶、显通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塔院寺和五爷庙为核心节点,终点包括菩萨顶和龙泉寺;中介点包括黛螺顶和五个台顶;黛螺顶、北台、南台和南山寺占据着结构洞位置。通过研究为五台山景区合理布局旅游设施、规划旅游路线和高峰期旅游容量的控制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弥补景区尺度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方面的不足。
关 键 词:旅游流 空间分布 网络结构 网络游记 景区 小尺度
分 类 号:F590[旅游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