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于家沟遗址鸵鸟蛋皮的人类利用特征    

Human use of ostrich eggshells at the Yujiagou site, Nihewan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晓敏[1,2] 梅惠杰[3] 谢飞[3] 高星[2,4,5]

WANG Xiaomin;MEI Huijie;XIE Fei;GAO Xing(Institute of Archa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10;Laboratory for Vertebrate Evolution and Human Origins of CAS at the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4;Institute of Nihewan Archaeology,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24;CAS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Life and Paleoenvironment,Beijing 100044;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2]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3]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泥河湾考古研究院,石家庄050024 [4]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处:《人类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20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4147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9CKG002)。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2

起止页码:236-2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_E2019_2020、IC、JST、RCCSE、RWSKHX、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鸵鸟蛋皮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鸟类遗存。目前,限于蛋皮的样本量与保存状况,很少有研讨古人类是否能够食用鸵鸟蛋液或者利用鸵鸟蛋作为盛煮容器问题。本文以于家沟遗址第3b和4层出土的鸵鸟蛋皮为材料,从其14C年代、孵化状况、燃烧导致的颜色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古人类获取、消费和利用鸵鸟蛋的方式。结果显示,于家沟人既采集了鸵鸟蛋皮作为制作装饰品的原料,也可能获取了完整鸵鸟蛋,食其蛋液,用其蛋壳,并将整蛋作为容器进行了加热。

关 键 词:于家沟遗址  鸵鸟蛋 孵化 加热  取食蛋液  

分 类 号:K871.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