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蒙古白乃庙岛弧发现古元古代变质基底——来自双胜地区斜长角闪岩年龄和地球化学的证据
Age and geochemistry of amphibolite in Shuangsheng area,eastern Inner Mongolia:New evidence from the Paleoproterozoic basement of Bainaimiao island arc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QIAN Cheng;LU Lu;WANG Yan;GUO Rongrong;TANG Zhen(Shenyang Geological Survey Center,China Geological Survey,Shenyang 110034,Liaoning,China;College of Paleontology,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4,Liaoning,China;Key Laboratory of Evolution of Past Life in Northeast Asia,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Shenyang 110034,Liaoning,China;Department of Geology,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Liaoning,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 [2]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3]自然资源部东北亚古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34 [4]东北大学地质系,辽宁沈阳110819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松辽盆地西缘扎赉特-巴林左旗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039);《大兴安岭成矿带突泉—翁牛特地区基础地质综合研究与片区总结》(编号:DD20160048-01);《地质调查综合智能编图系统与应用》(编号:DD20190415);《国家地质数据库建设与整合》(编号:DD20160351);《国家地质大数据汇聚与管理》(编号:DD20190383)。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6
起止页码:905-9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白乃庙岛弧位于兴蒙造山带南缘,是研究古亚洲洋早古生代地质的重要单元,其基底属性存在争议。在内蒙古东部阿鲁科尔沁旗附近开展地质调查过程中,在双胜地区发现了一套古元古代变质杂岩,为白乃庙岛弧基底属性研究提供了新素材。对该杂岩中的斜长角闪岩进行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该斜长角闪岩原岩属于辉长岩类,至少经历了2期变质作用,LA-ICP-MS锆石U-Pb年龄研究表明变质年龄为1924±17 Ma和1814.2±9.4 Ma。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岩石原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具有富铁、镁、钙、钛,贫碱,高Na 2 O/K 2 O(2.05~3.12),中等Mg#值(41.09~51.71)等特征,稀土和微量元素曲线特征与洋岛玄武岩相似,推测其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形成于大洋板内背景。双胜地区变质杂岩可能记录了古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聚合过程中的洋陆转化事件。结合区域资料,推测白乃庙岛弧具有统一的前寒武纪基底,与华北克拉通具有极好的构造亲缘性。
关 键 词:兴蒙造山带 古元古代 斜长角闪岩 双胜地区 白乃庙岛弧
分 类 号:P534.3] P588.125[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