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气候变化下干旱对中国玉米产量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s of drought on maize yield under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昆[1,2,3] 朱秀芳[1,2,3] 刘莹[1,3] 郭锐[3] 陈令仪[3]

Xu Kun;Zhu Xiufang;Liu Ying;Guo Rui;Chen Lingyi(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Natural Disaster,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100875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9YFAO606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401479)。

年  份:2020

卷  号:36

期  号:11

起止页码:149-1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了解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于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中国五大主要玉米种植区中241个地级行政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quaCrop作物模型分别对rcp2.6、rcp4.5、rcp8.5,3种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中玉米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受到的水分胁迫及相应产量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评估干旱强度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来中国的干旱强度分布及玉米产量损失在空间上均呈现由西北至东南递减的趋势;2)未来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水平相比于历史时期有所上升;3)玉米干旱损失率随干旱指数的变化特征符合Logistic曲线,回归结果的R2为0.96。4)未来北方春播玉米区和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的玉米产量对干旱强度反应最敏感,应当引起格外重视。

关 键 词:干旱 气候变化 产量损失  AquaCrop模型  玉米

分 类 号:S423] 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