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的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  ( EI收录)  

Quality evaluation of slope farmland in Yunnan Province based on“element-demand-regulation”framewor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正发[1,2] 史东梅[1] 何伟[2] 夏建荣[2] 金慧芳[1]

Chen Zhengfa;Shi Dongmei;He Wei;Xia Jianrong;Jin Huifang(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Kunming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of Powerchina,Kunming 650051,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2]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650061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坡耕地合理耕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201503119-01-01)”。

年  份:2020

卷  号:36

期  号:12

起止页码:236-2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坡耕地作为中国山丘区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价其质量状况是实施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基础。该文在分析坡耕地利用特征及质量内涵基础上,构建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的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化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MDS)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2)坡耕地质量指数(Slope Farmland 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著(P<0.05);5种坡耕地主要土壤类型SIFI从大到小依次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 m高程范围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而在>1000 m高程范围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3)坡耕地质量等级以六等地、五等地、七等地、四等地为主,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聚集特征,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总体偏低。研究可为完善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开展坡耕地质量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模型  耕地质量 坡耕地 空间分布  云南  

分 类 号:F323.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