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玉米冠层结构和群体光合特性对增密的响应    

Responses of Canopy Structure and Population Photosynthetic Traits on Increased Planting Density of Different Maize Cultiva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裴文东[1] 张仁和[2] 王国兴[3] 雷文妮[3] 雷格丽[3] 高敏[3] 张宏军[4]

PEI Wen-dong;ZHANG Ren-he;WANG Guo-xing;LEI Wen-ni;LEI Ge-li;GAO Min;ZHANG Hong-jun(Hefei Fengle Seed Industry Co.,Ltd.,Hefeng 230000;College of Agronomy,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Baoji Dix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Mei County 72300;Shaanxi Seed Work Station,Xi’an 710003,China)

机构地区:[1]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肥2300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3]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眉县722300 [4]陕西省种子工作总站,西安710003

出  处:《玉米科学》

基  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ZDCXL-NY-02-02)。

年  份:2020

卷  号:28

期  号:3

起止页码:92-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2018~2019年以陕科9号和大丰30为材料,设置4个密度4.5万、6.0万、7.5万和9.0万株/hm^2进行田间试验,分析玉米冠层结构、光合性能以及产量构成指标,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群体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确定陕北灌区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子粒产量随密度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密度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4.1 t/hm^2和13.2 t/hm^2。随种植密度增大单位面积穗数显著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减少。随着密度的增加,两个品种能够调节穗上中部叶倾角、株型变紧凑,穗位层接收到更多的光能,增加了群体光合速率,积累更多光合同化物,高密度条件下陕科9号协调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优于大丰30。适当增加密度配合耐密品种是陕北灌区春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密度7.5万株/hm^2是该区玉米适宜种植密度。

关 键 词:玉米 陕北灌区  种植密度 冠层特征 光合性能

分 类 号:S513.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