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煤矿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理论与技术探讨  ( EI收录)  

Discussion 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building robust intelligent power grid in coal mine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扬[1] 刘建功[2] 王毅颖[2] 史艳楠[2]

LIU Yang;LIU Jiangong;WANG Yiying;SHI Yannan(School of Mechanical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河北工程大学机械与装备工程学院,河北邯郸056000

出  处:《煤炭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0406404)。

年  份:2020

卷  号:45

期  号:6

起止页码:2296-23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BSCO、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中国煤炭企业智能煤矿建设的需求和现在煤矿井下电网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具有煤矿特点和优势的坚强安全、智能控制的“煤矿坚强智能电网”的思路。分析了井下用电负荷集中化的趋势和事故多发的原因,指出了煤矿电网结构、监测和保护、电能质量、信息系统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坚强与智能同行,智能和坚强共进”的煤矿智能电网建设理念,给出了煤矿坚强智能电网的拓扑结构。建设煤矿坚强智能电网主要有:用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和先进工艺建设主干坚强、科学冗余的坚强电网架构;对电网安全参数和动态运行状况进行连续大数据监测的感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的分析判断智能控制系统和基于5G网络的智能电网通信系统,实现煤矿电网的预先感知、智能控制、互联互通。描述了煤矿坚强智能电网的自感知、自强安全、自愈和自储备分布式电源4个基本预期优势。利用煤矿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水蓄能发电和压缩空气蓄能发电为核心的自储备电源。并提出建立我国煤矿智能电网技术体系,研究攻关克服多种技术组合的煤矿电网应用技术,深入研究煤矿智能电网高性能传感技术、高端技术装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制定煤矿坚强智能电网的技术标准,并敢为人先,创新实践,加快煤矿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步伐。

关 键 词:智能煤矿  坚强智能电网 自感知  自储备电能  

分 类 号:TD67] TD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