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抗逆力视角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服务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actical Modes of Psychological Services for Maj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lience:COVID-19 Pandemic as an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I Ju-zhe;SONG Lan-jun;SHE Zhuang;HOU Xiang-ling;PENG Ya-nan;LI Yan;ZUO Zhi-hong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62 [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
基 金:华东师范大学“新型冠状病毒防治”专项课题(2020ECNU-FZZX-06);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2PJC037);2019-2020年上海市家庭文明建设立项课题(2019JTWM-04)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0
期 号:3
起止页码:11-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9_2020、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冲击,在做好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同时,也要做好心理疫情防控工作,谨防次生灾害发生。如何从心理上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逆力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启示价值。时程分析提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们心理影响的后效将持续至少3~4年的时间。事件一开始,由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基础不同,便出现了明显的适应力分群。高抗逆者身上的核心心理特征为增进疫情下人们的抗逆力,实现积极、成功应对提供了心理服务工作基点。这些核心心理特征简明清单包括:接纳变化、良好的情绪调节、坚毅和乐观、计划性和行动力。围绕这些核心特征的抗逆力增进方案要充分考虑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注意对幸存者、丧亲者和一线医护工作者重点进行心理援助的同时,要通过科普促自助,向广大民众提供简便易行、图文并茂的心理自助手册,开展全覆盖的社会心理服务。文章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讨论了当前及疫后心理服务相关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
关 键 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冠肺炎疫情 抗逆力 心理服务 理论模型 实践模式
分 类 号:B845.67[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