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等教育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高等教育集群建设的基础、目标与路径
How the Higher Education Promotes Chengdu-Chongqing Twin-City Economic Circle’s Development:The Foundation,Goal and Path of Higher Education Cluster Constru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HEN Tao;TANG Jiaocheng(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Chengdu 611130,China;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Chengdu 611130,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成都611130 [2]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611130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高等教育供给的分类发展及治理机制研究”(18CGL04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中公私联合体院校形成机理及治理机制研究”(16YJC880005);成都市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校企合作集群创新网络及其协同建设研究”(2017-RK00-00234-ZF)。
年 份:2020
卷 号:8
期 号:4
起止页码:40-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_E2019_2020、JST、NSSD、RCCSE、普通刊
摘 要:作为国家战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处于整体部署和顶层规划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希冀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思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引入“中心-外围”(CP)模型理论并加以运用,分析了产业、人才、教育和城市四者互动的区域创新一体化,提出以高等教育集群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于这一思考,系统梳理成渝地区区位、产业经济、人口发展和高教资源现状,为高等教育集群建设提供现实性基础。围绕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目标,依循对产业、人才、教育和城市4个链条式子目标的“正向”问题逻辑进行逐一分解,通过借鉴国内相关区域一体化经验,明确4个子目标在一体化发展中的突破口:产业一体化重在分工互补,人才一体化重在开放流动,教育一体化重在互认共享,城市一体化重在创新集聚。根据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从高等教育集群这一“逆向”思路出发,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方法与路径:一是以创新性、中心性和协同性的集群式思维为建设方法,这是建设之根本。二是以集群式操作为建设路径: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对接引领产业体系;探索群地结对联动,促进要素因地流动;设立成渝高教新区,推动教育互认共享;联结双城集群网络,发展双核共驱创新。
关 键 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高等教育集群 区域创新一体化 “中心-外围”模型理论
分 类 号:G6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