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非遗“活态保护”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Living Protection"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Practi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发成[1]

Sun Facheng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出  处:《文化遗产》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项目编号:19BH146);浙江省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NDJC068YB);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15WB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年  份:2020

期  号:3

起止页码:35-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活态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热门概念,现有研究多从活态传承与保护的外部因素切入进行了探讨。应该说,掌握特定知识和技艺的传承人是活态保护的核心。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关键和元点应该是构建以传承人为主体和载体的活态空间,以传承人为纽带链接遗产存在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肯定传承人基于“身体”而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艺、信俗,在情境化的言传身教中完善传承机制,并在身体实践过程中不断沉淀为可共享的知识形态,从而实现遗产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能够被识别和有序传承,进而扩大传承人群规模,增强遗产生命力。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文化 活态传承 活态保护

分 类 号:G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