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远程缺血预处理对ACS患者PCI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    

Influence of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n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fter PC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海波[1] 李运丽[1] 朱智慧[1] 宋志明[1]

Zhang Haibo;Li Yunli;Zhu Zhihui;Song Zhimi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0,China;不详)

机构地区:[1]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开封475000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基  金:河南省科技公关项目(182102310559);2019年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1903048)。

年  份:2020

卷  号:12

期  号:5

起止页码:561-5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处理(RIPC)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损伤、血管内皮损伤、血管炎症反应以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择期PCI的13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RIPC组(n=66)。RIPC组患者在PCI前2 h接受5 min加压(200 mmHg)缺血/5 min再灌注,共5个循环;对照组在PCI前不做此缺血预适应。比较两组患者PCI前12 h、PCI后12 h、24 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差异。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发生情况。结果PCI前12 h,两组患者血清CK-MB、cTnI、vWF、sICAM-1、sVCAM-1、hs-CRP、MPO、SO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I后12 h和24 h,对照组和RIPC组患者血清CKMB、cTnI、vWF、sICAM-1、sVCAM-1、hs-CRP、MPO均较术前12 h升高,同时SOD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但是PCI术后12 h和24 h时,RIPC组患者血清CK-MB、cTnI、vWF、sICAM-1、sVCAM-1、hs-CRP、M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行择期PCI前2 h进行RIPC可有效地降低PCI造成的心肌再灌注损伤、内皮损伤以及炎症反应,属于一类简单易行且安全可靠的心肌保护措施。

关 键 词:远程缺血预处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肌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分 类 号:R54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