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酸压裂缝体形态与流动能力的控制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储层为例  ( EI收录)  

Controlling factors of morphology and flow capacity of acid-etched fracture system:A case study of the reservoir in the Ma5^5 sub-member of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in the Daniudi Gasfield of the Ordos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建春[1] 陈付虎[1,2] 苟波[1,3] 李嘉瑞[2] 王世彬[1] 肖晖[4] 任冀川[1]

GUO Jianchun;CHEN Fuhu;GOU Bo;LI Jiarui;WANG Shibin;XIAO Hui;REN Jichua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500,China;Sinopec North China E&P Company,Zhengzhou,Henan 450000,China;Post-doctoral Research Center,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500,China;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机构地区:[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 [3]西南石油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出  处:《天然气工业》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渗与致密油气藏压裂酸化”(编号:51525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裂缝型碳酸盐岩温度—裂缝渗流—酸岩反应—应力损伤耦合酸化机理研究”(编号:51704249);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丰度致密低渗油气藏开发关键技术”(编号:2016ZX0504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层高温裂缝型碳酸盐岩网络裂缝酸化机理研究”(编号:2017M623063)。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6

起止页码:69-7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立体改造技术是实现非均质碳酸盐岩油气藏立体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控制酸压裂缝体的形态和流动能力则是其核心。为了揭示控制酸压裂缝体形态和流动能力的主要因素,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露头岩样,针对“滑溜水+高浓度酸液”酸压工艺,采用岩石力学真三轴耦合系统开展室内物理模拟实验;采用CT扫描技术来表征酸压裂缝体形态及获取裂缝宽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酸压裂缝体形态控制因素;然后,通过对裂缝系统的渗透率进行测试,分析了酸压裂缝体流动能力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大牛地气田马五5亚段储层平均水平应力差异系数为0.25,酸压后能够形成复杂裂缝体;②酸液对裂缝条数的影响不明显,其对水力裂缝的溶蚀、疏通作用增加了裂缝宽度,酸蚀缝宽是酸液在水力裂缝主缝与分支缝、靠近注液端的水力裂缝与远端水力裂缝中竞争流动、反应的结果;③该气田马五5亚段储层进行酸压改造时的合理注酸强度为12.0 m^3/m,注酸排量应大于等于6.0 m^3/min;④进行立体酸压设计时,需要针对特定储层改造对象,确定注酸量的合理范围及最小合理注酸排量,进而优化注酸规模,以实现对储层的充分改造。结论认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致密碳酸盐岩储层立体酸压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关 键 词:致密碳酸盐岩  立体酸压  酸压裂缝体  裂缝形态  裂缝流动能力  物理模拟实验 CT扫描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分 类 号:TE37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