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己善与他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隐性逻辑——一种潜意识的道德评价双重标准的批判    

Self-virtue and Others-evil:the Implicit Logic of that“don'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n't Want”--A Criticism of Subconscious Double-standard of Morality Evalu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段方乐[1]

DUAN Fang-le(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Dezhou University,Dezhou Shandong 253023,China)

机构地区:[1]德州学院政法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出  处:《德州学院学报》

年  份:2020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72-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普通刊

摘  要:在道德评价语境中,抽象的人性善恶的解释往往不能令人信服。如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原则的解释中就需要从道德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的关联着手予以深入分析--评价主体评价他人的行为,还是评价主体评价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同样一种道德行为,之所以自己评价自己和自己评价他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根本源于评价主体潜意识里设定的一个人性前提的双重标准:己善与他恶,而且,这种标准在道德评价和道德实践中的负面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关 键 词:己善与他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德评价 双重标准  

分 类 号:B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