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481份国内外绿豆种质农艺性状及豆象抗性鉴定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Evalu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Agronomic Traits and Bruchid Resistance Using 481 Worldwide Mungbean Germplas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红霖[1] 胡亮亮[1] 杨勇[2] 郝曦煜[3] 李姝彤[4] 王素华[1] 王丽侠[1] 程须珍[1]

CHEN Hong-lin;HU Liang-liang;YANG Yong;HAO Xi-yu;LI Shu-tong;WANG Su-hua;WANG Li-xia;CHENG Xu-zhen(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rop Institute of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 230031;Baiche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lin Baicheng 137000;Zhangjiak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bei Zhangjiakou 075000)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合肥230031 [3]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4]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出  处:《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000703,2018YFD1000700);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018NWB036-07);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8)。

年  份:2020

卷  号:21

期  号:3

起止页码:549-5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481份绿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3个年度4个试点的主要农艺性状评价,分析了9个质量性状和12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水平。结果表明:481份绿豆种质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变异丰富。不同环境条件下12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5.32%~76.18%,其中小区产量、单株荚数等性状变异系数较高;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573~2.078,其中株高、百粒重等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相关性分析发现生育期与株高、主茎节数和主茎分枝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生育期对绿豆形态建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聚类分析将481份种质材料聚为4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多为矮秆、直立、大籽粒以及早熟种质,可作为育种的优异亲本材料。如大粒种质C06287、洮绿3号、VC4059A和苏绿1号的百粒重均在6.50g以上,可作为改良绿豆籽粒大小的材料加以利用;早熟种质C01075、C01234、C01249在4个试点都表现出生育期较短,可作为发掘早熟基因的亲本材料;矮秆种质辽绿28号、VC1562A和潍9002-341,可作为抗倒伏育种研究的亲本材料;高抗豆象种质如C05199、C05202和C05528,可作为绿豆抗豆象育种的亲本材料。通过对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6个主成分因子对表型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3.41%。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481份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旨在为绿豆的遗传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关 键 词:绿豆 农艺性状 豆象抗性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分 类 号:S5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