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HANG Wenliang;XU Shaohua;LI Xiaogang;QIN Lei;YANG Liyu;LIU Jiakai;YAO Xueting(Chongqing Key Labrotary of Complex Oil &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hongqing 401331, China;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机构地区:[1]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2]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02114);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9008)联合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5
期 号:2
起止页码:204-2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CSCD、CSCD_E2019_2020、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前深水水道的分类方案较多,本文基于深水水道的形态学特征,且聚焦于单一型深水水道,将其划分为顺直型(曲率介于1~1.25)、低弯度S型(曲率介于1.25~1.5)和高弯度S型(曲率>1.5)。其中,顺直型水道侵蚀作用最强,往往不发育天然堤沉积,无侧向加积;低弯度S型水道发育天然堤,并具有侧向加积;高弯度S型天然堤及侧向加积最为发育,决口扇常与之伴生。深水水道的曲率是水道形态的直观表现,曲率大小主要受深水地貌即深水地形坡度的影响。在上陆坡区域,地形坡度较大,沉积物能量强,深水水道以顺直型为主。中陆坡区域,随着地形坡度的减缓,水道的弯曲形态也逐渐增加,形成低弯度S型,直至下陆坡,水道演变为高弯度的S型。
关 键 词:深水沉积 水道类型 形态学 曲率
分 类 号:TE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