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骨丢失的前瞻性研究    

A prospective study of bone loss in early stage post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treated with aromatase inhibi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婧[1] 王琴[2] 汪麟[1] 桂琳[1] 李俏[1] 罗扬[1] 张粟[3] 张频[1]

Sun Jing;Wang Qin;Wang Lin;Gui Lin;Li Qiao;Luo Yang;Zhang Su;Zhang Pin(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National Cancer Center/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Cancer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21,China;Department of Ultrasound,National Cancer Center/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Cancer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21,China;Department of Cancer Epidemiology,National Cancer Center/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Cancer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21,China)

机构地区:[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100021 [2]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超声科,100021 [3]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室,100021

出  处:《中华肿瘤杂志》

基  金:中国医学基金会(313.2225);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乳腺癌预防与诊治科研基金(2016-1002)。

年  份:2020

卷  号:42

期  号:5

起止页码:403-4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BSCO、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中国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辅助治疗后的骨丢失情况。方法选择手术治疗后的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服用来曲唑、阿那曲唑或依西美坦行辅助内分泌治疗。治疗前,患者填写生活方式调查问卷,进行基线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检测。治疗过程中,患者每年检查骨密度1次,随访并记录复发和死亡事件。结果2013年11月至2016年8月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乳腺癌患者131例,基线骨量正常65例,骨量减少68例。69例服用来曲唑,52例服用阿那曲唑,10例服用依西美坦。中位随访43.7个月,100例患者可评价骨密度变化。股骨颈、全髋和腰椎L1~4骨密度逐年下降,其中第1年下降最明显,分别下降2.3%、2.4%和3.9%。2年间新发骨质疏松10例,其中8例发生在腰椎,均为基线骨量减少者。131例完成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的患者中,日常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的比例较低,分别为28.2%和7.6%;半数以上(52.7%)日常缺乏适度锻炼。结论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AIs辅助治疗后骨密度逐年下降,其中第1年下降最显著,腰椎是发生骨质疏松的最常见部位。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日常钙和维生素D补充不足比较普遍,应尽早采取防护措施,加强健康宣教。

关 键 词:乳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芳香化酶抑制剂 骨密度  骨丢失

分 类 号:R737.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