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    

On the Origin,Characters,and Paths of New Liberal Ar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启兵[1] 田晓明[2]

HUANG Qi-bing;TIAN Xiao-ming(School of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123,China;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oochow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Jiangsu 215009,China)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2]苏州科技大学心理学系,江苏苏州215009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基  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大学文科科研管理的历史反思与现实超越”(项目编号:18GLA001);苏州大学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项目“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编号:ME3370231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城市发展智库”专项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年  份:2020

卷  号:8

期  号:2

起止页码:75-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_E2019_2020、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在新技术的推动、新需求的产生以及新国情的需要等时代背景下,我国"新文科"产生并具有一系列新特性:学科交叉、知识应用、适应国情。我国"新文科"源于新国情,适应新国情,从而具有区别于其他国家"新文科"的两大本质特征:一是它是一种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国家工程;二是"新文科"建设强调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执着坚守和传承。"新文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创新、适应与卓越,课程设置及教学手段等适应时代发展特征;在学术研究方面应注重技术化、跨学科性及应用性;在社会服务方面应顺应国家、社会需求;在管理方面应模糊学科界限,建设跨学科平台,扶持特色、优势学科等。

关 键 词:新文科  来源  特性  文科建设

分 类 号:G649.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