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东北豆酱的微生物多样性    

Analysis of Microbial Diversity of Northeast Soy Sauce Based on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岩石[1] 姜明[1] 李慧[1] 裴芳艺[1]

MA Yan-shi;JIANG Ming;LI Hui;PEI Fang-yi(Research Offiee,Qiqihar Medieal University,Qiqhar 161000,China)

机构地区:[1]齐齐哈尔医学院科研处,齐齐哈尔161000

出  处:《食品工业科技》

基  金: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2018-KYYWF-0107);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2017-KYYWF-0699)。

年  份:2020

卷  号:41

期  号:12

起止页码:100-1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解东北市售豆酱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东北市售5种常见豆酱进行细菌16S rDNA V4区及真菌ITS1~2区基因序列分析,探究其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豆酱中细菌有效序列共131462条,1732个OUT,真菌有效序列120336条,1040个OUT。样本在门的水平上,优势细菌门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属水平上,细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芽孢杆菌属(Bacillus)、色盐杆菌属(Chromohalobacter)、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真菌主要为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romycse)、曲霉属(Aspergillus)、赤霉属(Gibberella)、毛霉菌属(Mucor)、青霉菌属(Penicillium)。经OTU稀释性曲线的验证,能够证明本次实验结果覆盖了样品中绝大多数物种,实验结果较准确。综上所述,通过对豆酱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发现其微生物群落和风味与其地理位置以及加工方式存在一定关系,加深了对成品豆酱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认识,能为今后豆酱的生产、保藏和优良菌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 键 词:高通量测序技术 东北豆酱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分 类 号:TS2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