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综合肥力与大豆生长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s of Applying Biochar on Soil Comprehensive Fertility and Soybean Growth in Black Soil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魏永霞[1,2] 石国新[1] 冯超[1] 吴昱[3,4] 刘慧[2,5]

WEI Yongxia;SHI Guoxin;FENG Chao;WU Yu;LIU Hui(School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Key Laboratory of High Efficiency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Survey and Research Institute,Harbin 150090,China;College of Forestry,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School of Scienc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30 [2]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30 [3]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90 [4]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150040 [5]东北农业大学理学院,哈尔滨150030

出  处:《农业机械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903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0101);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项目(LBH-Z17017);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2017009)。

年  份:2020

卷  号:51

期  号:5

起止页码:285-2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大豆生长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年的观测。按照生物炭施加量,2015年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m^2)、C100(100 t/hm^2)5个处理,2016—2018年分别连续施加等量的生物炭。结果表明:连续4年,0~6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对6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影响不显著;连续4年,饱和含水率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2015年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2016—2018年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提高了大豆各生育阶段的株高和叶面积,同期相对较优处理分别为C75、C50、C50、C25;连续4年,大豆冠层覆盖度与施炭量呈抛物线变化(R^2均在0.89以上,P<0.01),连续施加2年的C50处理各生育期提高量最大,与C0相比提高了81.4%、36.7%、31.5%和39.6%;连续4年,土壤pH值和有机质、速效钾含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相对较优处理为C50、C50、C25、C25。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模型计算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与产量呈正相关(R^2=0.8615,P=0.0012,RMSE为0.75),土壤综合肥力水平最高的生物炭施用模式为连续2年施加50 t/hm^2的生物炭。

关 键 词:大豆 生物炭 土壤储水量 大豆冠层覆盖度  改进的内梅罗指数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分 类 号:S15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