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Bi2O2CO3/PPy界面氧空位构建及其可见光下NO氧化机理研究  ( EI收录)  

Interfacial Oxygen Vacancy of Bi2O2CO3/PPy and Its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NO Oxidation Mechan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伍凡[1] 赵梓俨[1] 黎邦鑫[1] 董帆[2] 周莹[1]

WU Fan;ZHAO Ziyan;LI Bangxin;DONG Fan;ZHOU Ying(The Center of 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China;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Catalysis and New Environmental Materials,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及技术研究中心,成都610500 [2]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催化与环境新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67

出  处:《无机材料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联合基金(U1862111);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发项目(2017HH0030);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计划(2016TD0011);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

年  份:2020

卷  号:35

期  号:5

起止页码:541-5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PROQUE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具有低能耗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众多氮氧化物去除技术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本研究在室温下成功制备了碳酸氧铋(Bi2O2CO3,BOC)/聚吡咯(PPy)光催化剂,并在可见光下对一氧化氮(NO)进行光催化氧化去除。可见光催化NO氧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BOC复合PPy之后,其NO去除率从9.4%提高到20.4%,毒副产物NO2的生成率从2%降到接近零。这是因为在BOC和PPy界面氢键作用下,在BOC和PPy界面形成了氧空位。光电流和交流阻抗测试表明氧空位的形成改善了BOC光生载流子分离和迁移过程,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此外, BOC/PPy光催化氧化NO机理分析表明,氧空位促进O2生成更多的·O2-,进而与·OH共同作用,提高BOC的NO氧化反应活性和安全性。

关 键 词:碳酸氧铋  聚吡咯 光催化  一氧化氮 氧空位

分 类 号:TQ17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