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双支柱框架研究——基于系统性风险视角    

Two-Pillar Framework of Macroprudential and Monetary Policy: A Perspective on Systemic Ris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方意[1] 王晏如[1] 黄丽灵[2] 和文佳[1]

FANG Yi;WANG Yanru;HUANG Liling;HE Wenjia(School of Finance,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SBC Business School,Peking University)

机构地区:[1]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0081 [2]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出  处:《金融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73162,71703182,71850005,71503290,71801117);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中国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与金融稳定政策》);中央财经大学“青年英才”培育支持计划(QYP1802,QYP1906);中央财经大学“青蓝科研团队”(QL18004);北京市金融学会科研项目青年项目(《基于关联网络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与监管研究》)的资助。

年  份:2019

期  号:12

起止页码:106-1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建立"宏观审慎政策专门盯住金融稳定目标,货币政策主要关注经济稳定目标"的双支柱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本文基于系统性风险视角,深入剖析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实现机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梳理宏观审慎政策实现金融稳定的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对系统性风险造成的潜在溢出性。目前从系统性风险的时间维度探讨双支柱政策的研究已较为丰富,可以总结为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机制和货币政策的"资本缺口"机制。从系统性风险的空间维度探讨双支柱政策的研究,也即对双支柱政策如何作用和改变金融机构内部关联网络的研究正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政策工具和影响机制上对空间维度双支柱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双支柱政策的制定提出如下建议:时间维度宏观审慎政策要关注并消除货币政策对时间维度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性,同时要加强空间维度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创新力度。

关 键 词: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 时间维度系统性风险  空间维度系统性风险  

分 类 号:F822.0[财政学类] F8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