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扎根理论的燕京八绝“多维互动传承模式”研究    

A Study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ve Inheritance Model”of Eight Traditional Palace Handicrafts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姣姣[1] 王剑[2]

ZHANG Jiao-jiao;WANG Jian(School of Management,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Hebei 065000;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Commerce,Beijing 101101)

机构地区:[1]廊坊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2]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北京101101

出  处:《民族教育研究》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燕京八绝’传承与职业教育对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JYB018);用友公益基金会第一届“商的长城”项目“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ZX09);“通州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领军人才项目(项目编号:YHLE 2018001)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0

卷  号:31

期  号:2

起止页码:75-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燕京八绝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了我国皇家宫廷艺术的精髓。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燕京八绝正面临传承断代、后继无人的窘境。本研究运用自下而上的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12位具有代表性的燕京八绝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度访谈,揭示了燕京八绝面临的传承困境和原因。研究表明,当前燕京八绝传承存在着学校培养、学徒培养、企业培养以及政府培养四种模式。基于对四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和逻辑关系分析,本研究提炼并构建了燕京八绝"多维互动传承"的概念模式。该模式以学艺人(学生/学徒)为核心,职业院校、非遗企业、非遗工作室、地方政府为主体,通过实践主体间的相互协作搭建不同组织主体的互动关系平台,以连通不同组织主体的关系,延伸传承系统的效能,从而为破解燕京八绝面临的传承困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燕京八绝  扎根理论 传承模式 教育人类学

分 类 号:G122] G622.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